爱佑慈善基金会帮助孩子找到勇气
爱佑慈善基金会在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的多家医院设立的爱佑童乐园,帮助很多住院的小朋友们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儿童节。爱佑慈善基金会在上海等地7家医院展开的“童心永不泯”主题活动,帮助更多地小朋友鼓起勇气,勇敢面对治疗过程和医护人员。
对于住院的孩子们,尤其是需要长期住院的孩子来说,在陌生的环境里,身上经受着未知病痛的考验,再加上远离家乡和伙伴们的漫长治疗过程,这些负面因素不仅仅是让他们在身体上感受到了疼痛,并且幼小的心理更容易受到伤害;再加上年龄小、表达能力有限,很多小朋友可能都没有办法准确表达或者释放自己的情绪,这种状况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以后的治疗过程和术后康复。
爱佑慈善基金会旗下的爱佑童乐园,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能够拥有勇气面对治疗过程以及克服对医护人员的恐惧,尽快恢复健康,特别策划了这次的活动。
爱佑慈善基金会“童心诊所”开张啦
爱佑慈善基金会守护住院儿童的童年
在爱佑童乐园的“童心诊所”里,小朋友们换上医生和护士的服装,领取出诊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医护人员,而以往很多小朋友们害怕的医生、护士,以及孩子们的家长和志愿者们则变成了“患者”,等待着“医护人员”的治疗。问诊、听诊、量血压、采血、换药、输液、手术……“医生们”年龄虽小,但是格外认真地完每一项出诊任务,努力帮助“患者”康复出院。
爱佑慈善基金会“童心诊所”缩影
在这次“反转人生”互换角色的活动过程中,有些孩子开心于身份交换,终于有机会让妈妈体验一下治疗的过程;也有小朋友抽到与妈妈模拟“骨髓穿刺”的任务后,耐心讲解骨穿后可能的感觉和注意事项,让妈妈不要害怕。
小朋友们不仅要仔细引导“患者”表达症状,还要在进行各类操作之后,告诉“患者”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样的角色互换,不仅帮助小朋友更好地表达医疗过程中的各种感受,也鼓励他们从被动“听”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转变成主动“教”。许多家长都惊讶于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原来他们在住院过程中,已经了解了这么多治疗相关的知识!
正在为“患者”听诊的“小医生”
让孩子们穿上白大褂、拿起听诊器,在互动中,用孩子们满满的童心,治愈着病房中的不美好。爱佑童乐园策划这样一场特别的“庆祝”活动,也是为了让住院的孩子们了解医疗操作,同时收获更多面对治疗的勇气,从而更加适应住院的生活。
爱佑慈善基金会用小童心,治愈大世界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开处方、做宣教,以及主动表达住院的各种感受,这样的互动,不仅可以降低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恐惧,并且在相对轻松的状态中,强化他们对于治疗中各种“不能做、需要做”的理解,从而提升治疗依从性。
孩子们在长期的住院生活中,饮食与活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不能自主决定服药、治疗。而“反转人生”这一主题,正是帮孩子们重新找到自主权。
在爱佑童乐园医务社工的组织下,“童心诊所”还特别开设了心理咨询聊愈科,无论是烦心事,还是有困难,都可以来找小医生解决!小医生们也暖心地为“患者”们解疑答惑。
爱佑童乐园“聊愈科”开张啦
对于“上班时经常感到不开心怎么办?”的问题,小医生回答道:“上班不快乐呀,难道你以为上学才经常开心吗?”;对于“睡觉是不是最快乐的事?”的问题,小医生觉得:“不是,陪伴才是快乐的”……面对“患者”们五花八门的问题,小医生们也给出了非常精彩和治愈的满分答复!
令人感动的是,山西省儿童医院爱佑童乐园的医务社工智楠还在“童心诊所”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这是一位即将结疗出院的患儿母亲在得知“反转人生”活动后专门手写的。出院之际,这位妈妈把对陪伴自己孩子度过艰难治疗时光的医护人员和爱佑医务社工的感谢之情,用最质朴的语言记录了下来。
爱佑慈善基金会收到的感谢信
爱佑慈善基金会以“童心永不泯”为主题,通过“反转人生”形式发起的“童心诊所”活动,是爱佑童乐园和爱佑医务社工们为了陪伴住院治疗的小朋友和家长们度过治疗每一步的主题活动之一;帮他们减轻由疾病和医疗过程及环境带来的负面体验和影响,让孩子们在住院的时候可以拥有快乐的童年时光。
爱佑童乐园是爱佑慈善基金会为了让就医住院的孩子和家庭所面对的医疗环境更友好,医疗过程更友善,住院生活更丰富,从而减轻由疾病和医疗过程及环境给他们带来的心理社会层面的负面体验或影响而打造的专属活动空间。并配备专业的医务社工,通过主题活动、医疗适应支持、个案工作等形式多样的手法,提供以儿童和家庭为中心的专业医务社工服务。
本文转载自:http://www.zzsz.net.cn/news/202106/49319.html